人物概述
布莱斯·马斯特斯(Blythe Masters,1969年3月22日出生)是英国金融科技领域的标志性人物,以在传统金融与区块链技术融合领域的突破性贡献闻名。她曾担任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高管,后转型成为分布式账本技术(DLT)的先驱者,历任数字资产控股公司(Digital Asset Holdings)首席执行官,并在开源区块链项目超级账本(Hyperledger Project)中担任核心领导角色。作为信用违约互换(CDS)的主要设计者,她的职业生涯贯穿金融创新与争议,展现了从传统华尔街到区块链前沿的跨界影响力。
早年经历与教育背景
马斯特斯出生于英国牛津,在英格兰东南部长大,曾就读于坎特伯雷国王学校(The King’s School, Canterbury)。1991年,她以经济学学士学位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毕业,为其日后在金融领域的革新埋下学术伏笔。
职业生涯:从传统金融到区块链的跨界之路
摩根大通时期:金融衍生品的创造者与争议核心
1991年,马斯特斯加入摩根大通,凭借在信用衍生品领域的卓越表现,28岁便成为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女性董事总经理。她主导开发的信用违约互换(CDS)原本旨在管理信用风险——典型案例是1994年为埃克森美孚(Exxon)的信贷额度设计风险对冲工具,通过向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购买信用保护,降低摩根大通的资本占用。这一创新后来被打包为BISTRO金融产品推向市场,成为现代金融衍生品的重要基石。
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中,CDS因被用于次级抵押贷款而引发系统性风险,马斯特斯一度被《卫报》称为“发明金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女人”,尽管该媒体后来为此道歉。她在欧洲议会听证会上回应称:“工具本身并无对错,关键在于使用者如何管理风险。”这一立场凸显了她对金融创新与监管平衡的深刻思考。
在摩根大通的后续职业生涯中,她历任全球信贷投资组合主管、投资银行首席财务官、全球大宗商品业务负责人。2014年,因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调查该行操纵能源市场,摩根大通出售物理大宗商品业务,马斯特斯在完成交易后离开公司,结束了长达23年的华尔街生涯。
区块链领域的转型:数字资产控股与超级账本
2015年至2018年,马斯特斯担任数字资产控股公司(Digital Asset Holdings)首席执行官,该公司致力于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DLT)优化金融交易的结算效率、降低风险,获得花旗、高盛、摩根大通等巨头的超1亿美元投资。其代表性项目包括为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SX)设计区块链结算系统,推动传统金融基础设施的技术革新。
此外,她长期担任Linux基金会旗下超级账本项目(Hyperledger Project)管理委员会主席,该项目是企业级区块链的重要开源生态,成员涵盖IBM、微软等科技巨头,旨在推动跨行业的分布式账本标准制定与应用落地。
行业影响力与社会角色
马斯特斯的行业领导力体现在多个维度:她曾担任美国证券业和金融市场协会(SIFMA)及全球金融市场协会(GFMA)主席,积极参与碳市场设计、大宗商品交易监管等政策讨论;在区块链领域,她同时担任美国数字商务商会(US Chamber of Digital Commerce)、沙盒AQ(Sandbox AQ)等机构的顾问,横跨技术、金融与政策三界。
在公益领域,她担任全球妇女基金会(Global Fund for Women)联合主席、乳腺癌研究基金会(Breast Cancer Research Foundation)董事,并曾领导苏珊·G·科曼乳腺癌基金会(Susan G. Komen for the Cure)大纽约分会,展现了商业之外的社会责任感。
董事会与顾问角色
目前,马斯特斯的董事会职务包括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 Group)、GCM Grosvenor、CAIS等知名机构,并担任瑞士信贷美国控股公司(Credit Suisse Holdings USA)主席。在科技领域,她为Figure Technologies、Maxex等区块链初创企业提供战略咨询,持续推动金融科技的创新实践。
个人特质与争议遗产
马斯特斯的职业生涯充满矛盾性:她既是传统金融衍生品的“创造者”,也是区块链技术的“颠覆者”。这种双重身份使其成为探讨金融创新与风险管控的典型样本。正如她在《经济学人》的访谈中所言:“技术的价值取决于如何被使用——透明化与风险隔离是避免系统性危机的关键。”这一理念贯穿其从华尔街到区块链的整个职业轨迹。
作为首位从华尔街核心圈层转型区块链的高管,她的实践为传统金融从业者向科技领域跨界提供了参考范式,而其经历中的争议与成就,亦成为理解金融科技演变的重要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