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转变。过去一年,”左手公链,右手DeFi”的策略曾是市场主流共识,但当前DeFi的增长动能已显疲态。核心问题在于:尽管DeFi用户基数仍在扩大,但其边际增长率呈现明显放缓趋势;同时,Uniswap等头部协议交易量停滞、估值逻辑转向价值股属性,反映出整个赛道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的现实。这一现象促使行业将目光转向更具想象空间的新方向——Web3。作为未来三年的战略重心,Web3不仅承载着技术突破的潜力,更代表着区块链应用从金融基础设施向更广泛数字生态延伸的关键跃迁。这种演进不仅是技术路径的选择,更是市场空间拓展与价值捕获机制重构的必然结果。
DeFi增长动能减弱的三大核心原因
1. 市场渗透率瓶颈:核心赛道格局固化导致创新乏力
当前DeFi市场已进入相对成熟阶段,核心赛道如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借贷协议和稳定币等基本完成头部项目布局。以Uniswap为代表的DEX占据主导市场份额,借贷领域则由Aave、Compound等项目形成寡头竞争格局。这种高度集中的市场结构使得新入局者难以通过技术或模式创新实现突破,导致整体行业创新动能不足。此外,用户获取成本持续上升,进一步限制了新兴项目的成长空间。
2. 估值模型困境:UNI等龙头项目从成长股向价值股的属性转变
随着DeFi市场趋于饱和,龙头项目的估值逻辑也发生根本性变化。以Uniswap(UNI)为例,其交易量趋于稳定,盈利模式清晰但增长有限,市场对其估值逐渐从高成长预期转向基于现有现金流的折现模型。类似传统金融中的价值股,UNI的价格波动更多受整体市场情绪(Beta)驱动,而非项目自身增长(Alpha)。这一趋势在dYdX、Perp等衍生品协议中亦有所体现,反映出整个DeFi板块正从高速增长期过渡至稳健发展阶段。
3. 流动性边际效应递减:交易量停滞反映用户增量放缓
DeFi早期依赖流动性挖矿机制快速积累用户,但随着激励效应减弱,新增用户增速明显放缓。数据显示,Uniswap等主流平台的日交易额长期维持在固定区间,缺乏持续增长动力。这一现象表明,市场已进入存量博弈阶段,流动性边际收益递减。同时,链上活跃地址数增长趋缓,进一步印证了DeFi用户红利窗口正在收窄。在此背景下,仅靠优化现有产品体验难以带来显著增长,需依赖跨链、Layer2等基础设施升级打开新用户入口。
Web3战略价值的多维解析
1. 技术潜力:ETH2.0扩容后用户行为模式预判
以太坊2.0的逐步落地标志着区块链底层基础设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分片技术与PoS机制的全面实施,网络吞吐量显著提升,Gas费用大幅下降,这为大规模用户接入提供了技术保障。在此背景下,用户行为将从当前“高门槛、低频次”的状态向“低门槛、高频次”转变。尤其在Web3应用场景中,如去中心化社交、数据确权和分布式存储等领域,用户交互频率和参与深度将显著增强。这种行为模式的演进不仅推动DApp生态的繁荣,也为链上数据分析、身份验证等中间层服务创造了增长空间。
2. 市场空间:GameFi/NFT与Web3基础设施的协同效应
GameFi与NFT作为Web3早期落地的应用形态,正在形成与底层基础设施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一方面,NFT为数字资产提供唯一性与可追溯性,成为构建虚拟身份与产权体系的核心工具;另一方面,GameFi通过游戏化机制吸引新用户进入链上世界,带动钱包、跨链桥、Layer2等基础设施的普及。这种正向循环不仅拓展了Web3的用户边界,也加速了价值网络的构建。特别是在ETH2.0支撑下,高性能、低成本的环境将进一步激发创新,催生更多融合娱乐、金融与社交的复合型应用。
3. 投资逻辑:从市梦率公链到生态应用的价值捕获转移
过去两年,市场对公链的投资逻辑主要围绕“市梦率”展开,即基于未来潜在价值而非现实收益进行估值。然而,随着主流公链性能趋于稳定,赛道格局逐渐固化,投资焦点开始向具备实际业务增长与现金流能力的生态应用转移。这一趋势在DeFi领域已初现端倪,头部协议通过手续费分成、治理代币激励等方式实现可持续的价值捕获。展望Web3,内容创作者经济、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及数据确权平台等新兴场景将成为下一阶段价值创造的核心载体,推动资本配置重心由底层协议向应用层迁移。
行业演进路径与投资策略建议
1. 赛道配置:DeFi核心资产防守价值与衍生品赛道进攻机会
当前DeFi市场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头部项目如Uniswap等凭借稳固的市场份额和稳定的交易量,展现出“价值股”特征。投资者应优先配置具备长期增长韧性的核心DeFi资产,以获取行业基本盘的稳定收益。同时,衍生品赛道如Perp、dYdX等仍具创新潜力,尤其在ETH2.0扩容背景下,用户对高阶金融工具的需求上升,该细分领域有望成为结构性增长点。
2. Web3布局:从底层协议到应用层的价值链条捕捉
Web3作为未来三年的核心战略方向,其价值链条涵盖从底层协议(如Layer2扩容方案)到应用层(如GameFi、NFT平台)的完整生态。投资者需关注具备技术壁垒与用户粘性的基础设施项目,并提前布局潜在爆发的应用场景。例如,基于ETH2.0构建的高性能侧链项目已在吸引新用户方面展现成效,预示着Web3生态的实质性推进。
3. 风险提示:技术迭代周期与市场过度炒作的平衡策略
区块链行业的技术演进存在明确周期性,如ETH2.0的全面落地仍需时间验证。在此过程中,需警惕市场对概念项目的过度炒作风险,避免陷入“市梦率”估值陷阱。建议采用分阶段建仓策略,结合项目实际进展与技术落地能力进行动态调整,确保投资组合在技术创新与市场情绪之间取得平衡。